一、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主要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工种)?
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主要作业岗位,工种有煤矿工人,化工厂工作人员,一些电子电脑福射工作人员,高空作业人员。
二、劳动合同中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内容有哪些?
劳动合同中《职业病危害告知书》应包含以下内容,并在入职培训中予以告知。
1.工作岗位,固定岗位还是机动岗位。各岗位工作内容及安全注意事项。
2.岗位职业病危害及相关环保部门检查检验报告告知。包含:噪音,粉尘,其他致癌物。
3,岗位劳保用品发放及佩戴注意事项。确保在岗人员及时有效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三、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需设置什么提示?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四、噪声职业病危害标准?
噪音达到80dB构成职业病危害。 从职业卫生的角度来说,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周噪声暴露A等效声级≥80dB的作业称之为噪声作业。 在职业病认证过程中只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得了噪声聋才可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物理因素的规定,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 dB(A)。基本上企业作业环境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大于80dB的时候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噪声相关的职业健康检查,大于85的时候就需要配备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五、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管理规定是什么?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六、职业病危害风险分为几类?
职业病危害风险可以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心理因素五类。
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化学因素包括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动植物等;生活方式因素包括不良的工作姿势、长时间久坐等;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心理疾病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工作者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七、油漆职业病危害检测项目?
具体检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1. 有机溶剂检测:检测工作环境中的有机溶剂浓度,如甲苯、二甲苯、乙醇等。
2. 粉尘检测:检测工作环境中粉尘颗粒的大小、数量和种类,如铁锈、木屑等。
3. 噪声检测:检测工作环境中噪声的强度和频率。
4. 光学辐射检测:检测工作环境中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强度及频率。
5. 气味、刺激性气体和毒性气体检测:检测工作环境中异味、硫化物等气体的含量。
6. 风险评估与健康监护: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对从事油漆行业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监护计划。
八、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
1. 预防措施:通过改善和优化工作环境、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概率。
2. 工程控制:采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技术手段,对危害源进行隔离、封闭或消除,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3. 个人防护:包括使用专门的个人防护装备、肌肉适应训练和健康管理等手段,保障工人的身体安全。
4. 应急处置:针对紧急情况,建立应急预案,及时控制和消除危害源,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总之,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是一项严肃的工作,需要企业、政府、工人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九、职业病危害事故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 (一)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 (二)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 (三)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十、加油站(汽油)的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
加油站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汽油、芳烃(苯系物),另外建议识别一氧化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