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合同网

种植丹参前景如何?

106 2024-11-23 17:51 admin

一、种植丹参前景如何?

丹参种植一亩地产2000到5000斤不等,丹参苗价格在800以内,一亩地1万棵,肥料的话150元,农药在50以内,出去人工就是收益了。成品在30-180元之间一斤。

  一:丹参
  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二:生长环境
  生于向阳山坡草丛、沟边、路旁或林边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三:种植方法
  1、分根繁殖 四川产区多采用分根繁殖。作种栽用的丹参一般都留在地里,栽种时随挖随栽。选择直径0.3厘米左右,粗壮色红,无病虫害的一年生侧根于2-3月栽种。也可在11月收获时选种栽植。按行距3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栽,穴深3-4厘米,施猪粪尿,每亩1500-2000公斤。栽时将选好的根条折成4-6厘米长的根段,边折边栽,根条向上,每穴栽1-2段。栽后随即覆土,一般厚度为1.5厘米左右。据生产实践,用根的头尾做栽出苗早,中段出苗迟,因此,要分别栽种,便于田间管理。木质化的母根作种栽,萌发力差,产量低,不宜采用。分根栽种要注意防冻,可盖稻草保暖。
  2、扦插繁殖 华北、江浙地区多采用扦插繁殖。一般华北于6-7月,江、浙于4-5月,取丹参地上茎,剪成10-15厘米的小段,剪除下部叶片,上部叶片剪去1/2,随剪随插。在已作好的畦上,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开浅沟,然后将插条顺沟斜插,插条埋土6厘米。扦插后要进行浇水、遮荫。待再生根长至3厘米左右,即可移植于田间。也有的将劈下带根的株条直接栽种,注意浇水,也能成活。
  3、种子繁植 ⑴育苗移植:北京地区于3月,进行条播,覆土0.3厘米,播后浇水,加盖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润,约15天左右出苗;江浙地区于6月种子成熟时,采收后立即播种,复土以盖上种子为度,播后盖草保湿,10月移植于大田。⑵直播:华北地区于4月中旬播种,条播或穴播。穴播行株距同分根法,每穴播种子5-10粒;条播沟深1厘米左右,覆土0.6-1厘米,亩播种量0.5公斤左右。如遇干旱。播前先浇透水再播种。播后半月出苗。苗高6厘米时进行间苗定苗。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 根腐病: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受害植株根部发黑,地上部枯萎。防治方法:病重地区忌连作;选地势干燥、排水良好地块种植;雨季注意排水;发病期用7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2、虫害 蚜虫:以成若虫吸茎叶汁液,严重者造成茎叶发黄。

某网站关于丹参收益和种植的介绍。收益固然可观,关键要有合适的种植环境和靠谱的管理技术才能保证良好的收益……

二、丹参种植面积?

中江是当前我国栽培丹参的主产区之一2020年种植面积4.65万亩,产值2.57亿元;2021年预计达4.85万亩。近年来,中江县大力发展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一次次种植技术的突破正在当地展开。

以前,当地农户的丹参种植覆膜窄,行间杂草多,农户为减少除草劳动力,往往在生长期间多次施用除草剂,大大增加除草剂残留的风险,造成产品不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中药材农药残留的规定。

近年来,中江县开始推广采用高厢宽覆膜的生态栽培模式,减少沟内土壤的裸露面积。褐色的土地上,黑色的覆膜如同一把保护伞,牢牢地护住红彤彤的丹参种根和土壤中的营养,有效控制杂草,同时减少雨水冲刷带走土壤中的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三、丹参怎么种植?

种植方法如下

1、选地:在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地种植,而且种植地要向阳。

2、整地:施足基肥并深翻作畦,北方作平畦,南方做高畦。

3、扦插:把枝条下部叶片去除,斜插到土壤中,覆土保持土壤湿润。

4、分根:选择健壮的种根,切成小块后竖着插到土壤中,覆土2cm。

5、管理:做好浇水工作,保持土地湿润,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

四、怎样种植丹参?

四川中江种植丹参,选择甘薯、玉米、花生等为前作,前作收获后进行整地,深翻30厘米以上,结合整地施基肥,亩施堆肥或厩肥2000公斤左右,耙细整平,做成高畦或平畦,畦宽1.3米,畦长视地形而定。浙江常间作于桑、茶、桔园和杉树幼林中。

五、丹参种植距离?

说丹参种植距离,行距是十五厘米,株距是十厘米,丹参是中药的药材。以前是野生的,现在可以人工种植了,丹参的经济价值比较高。

六、丹参怎样种植?

1、扦插种植

种植丹参可以采取扦插的方法,每年的4-5月份,将生长健康的丹参地上茎截取15厘米的长度,然后使用剪刀把靠近基部的叶片剪除,再将地上茎以10厘米的株距斜插入土沟中,等待新根长出3厘米后即可移栽。

2、播种种植

播种种植丹参时,要在每年的3月份或6月份,将颗粒饱满的种子以条播的方法播撒在田地中,覆盖一层薄土后,浇灌一次透水,提高环境的湿度,为了让种子尽快发芽,还可以向土面遮盖一层塑料膜。

3、分根种植

分根种植丹参可以在每年的2-3月份或11月份进行,选择生长粗壮、颜色红润、生长健康的一年生侧根作为种苗,将其折成6厘米长的根段后,以30厘米的行距栽种在土壤中,覆盖一层1.5厘米的土壤即可。

七、丹参种植条件?

丹参苗适合种植在疏松、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中,山东、河南、陕西是丹参的主要产区,另外河北、四川、安徽,也有生产,丹参是作为药材种植的,数中江丹参最为著名药效、色泽都是上乘,当然,它的价格也是其他丹参的2倍左右。

丹参种植时间

丹参在华北地区最佳的播种时间在春季的3-4月份,黄河流域—带最佳种植时间是在农历6-8月份,此时的雨水充足,适合植株的生长。

丹参种植方法与技术要点

丹参可以在6-7月份育苗,丹参种子收获后进行,在土壤中施加基肥,深耕20厘米以上,耙细整平作畦,将种子与细土搅拌均匀,均匀播撒在苗床上,稍微压实,让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

华北地区可以在春季的4月份播种,可选条播或穴播,穴播行距3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穴播种子5-10粒,条播沟深1厘米左右,覆土0.5-1厘米,一般播后半月出苗,苗高6厘米时即可进行间苗定苗,每年3-4次中耕除草,第二、三年及时追肥。

八、丹参好种吗,怎样种植丹参?

很好种

一、选地和整地   

丹参是深根植物,根部可深入土层0.3米以上。为利于根部生长、发育,宜选择肥沃、疏松深厚、地势略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山地栽培宜选用向阳的低山坡。丹参对土壤要求不严,黄沙土、黑砂土、冲积土都可种植。   

丹参为根类药材,生长期长,在整地时,先在地上施好基肥,尽量多施迟效农家肥和磷肥作基肥。最好每亩施腐熟栏肥2500~4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种植前,再进行翻耙、碎土、平整、作畦。一般畦连沟宽2.5~3米,畦高15~25厘米。在地下水位高的平原地区栽培,为防止烂根,需要开挖较深的畦沟;过长的畦,宜每隔20米距离挖一腰沟,以保持排水畅通。   

二、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一般多用撒播,以采种当年芒种至夏至及处暑至白露播种最佳。其苗床宜选用地势略高、土质疏松肥沃、浇水方便的土地.山区育苗,最好选择朝东或东南方向的山脚坡地作苗床,以减少日晒,利于出苗。

苗床先进行翻耕,并以沤腐的人粪尿作基肥。泥土要打细,作高畦,畦宽1.3~1.66米。然后将种子均匀浅播在畦面上,播后用脚轻踩一遍,使种子与表土紧贴(不必覆土),盖上一层薄薄麦杆,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

当幼苗具3~5片真叶时,如发现过密应进行间苗。间出的幼苗可另行假植、培育。期间注意浇水,并及时追施1~2次稀薄人粪尿,促进幼苗生长。

移栽时间以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较为适宜。

移植前,在整好的畦面上以 25厘米×25厘米的株行距开穴,穴深视幼苗根部的长度而定。每穴栽种1~2株,栽种深度以微露心芽为准,不要过深,也不要使根头露土。种后覆土至平穴,稍压实,并及时浇水稳根。丹参早移栽,早生根,至寒冬来临时早已成活,来年早返青,尽可能不要推迟到严寒季节才移植。   

分根繁殖:在立春至惊蛰进行。选取健壮、直径1厘米左右的新根作种用。种植前,先将根部截成5~7厘米长的根段。种植密度为行距27厘米,株距20厘米。在畦面开沟槽,将根段直放于沟里,注意上下端不要倒置,栽后覆平土。一般在谷雨以后出苗。分根繁殖,开花较晚,当年难收到种子,但根部生长较快。   

分株繁殖:于立冬至第二年惊蛰,在家种丹参收获时(一般在冬至到立春之间),选取健壮、无病害的植株,剪下粗根作药用,将细于香烟的根连芦头带心叶用作种苗,进行种植。还可采挖野生丹参,连根带苗移植。大棵的苗,可按芽与根的自然生长状况,分割成2~4株,然后再种植。   扦插法:清明前后,选粗壮的茎条,截成具2~3个节为一段,剪去部分叶片,扦插到整好的畦中,入土6~10厘米,使芽略露出土面,将土压实,立即浇水。此后早、晚用喷雾器喷水,保持畦面湿润。   

三、田间管理   

施肥:丹参开春返青后,要经过9个月的生长期才收获。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追几次肥。第一次在返青时施提苗肥,每亩用沤腐的人粪尿750~800公斤冲水浇施;

第二次于4月中旬至5月下旬施。不留种子的地块,可在剪过花序后,每亩施腐熟人粪尿1000公斤、饼肥50公斤;

第三次在6、7月间剪过老杆以后,施长根肥,宜重施。每亩施入浓粪尿15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第二次和第三次追施以沟施或穴施为好,施后即覆土盖没肥料。   

松土除草:丹参前期生长较慢,应及时松土除草,一般从移栽到封行前要松土除草2~3次。松土宜浅不宜深,以防损伤根部。   

做好排灌:在丹参植株整个生长期间,都要注意清理沟道,保持排水畅通,防止多雨季节丹参受涝。挖沟理沟可结合施肥进行,将沟泥覆在肥料上。伏天及遇持续秋旱时,可进行沟灌或浇水抗旱。沟灌应在早晚进行,并要速灌速排。   

摘除花序:不准备收取种子的丹参,从4月中旬开始,要陆续将刚抽出2厘米长的花序掐掉,以保证养分集中到根部。花序要摘得早、摘得勤,最好每隔10天摘或剪一次,连续进行几次。   

剪掉老杆:留种丹参在剪收过种子以后,植株茎叶逐渐衰老或枯萎,对根部生长不利,将其剪掉,则可使茎部叶丛重新长出,促进根部继续生长。因此耕种帮建议宜在夏至到小暑将全部茎杆齐地剪掉。   

四、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5~11月发生,6~7月为害严重。开始根系中个别根条或地下茎一部分受害,继而扩展到整个下部。被害部分发生湿烂,外皮变黑色;地上部初时个别茎枝先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实行水旱轮作或用生物农药抗120的200倍稀释液灌根;或用50%托布津800倍稀释液喷雾,都有良好的效果。   

菌核病:5月上旬开始发病,6~7月尤为严重。病菌首先侵害茎基部、芽头及根茎部,使这些部位逐渐腐烂,变成褐色;常在病部表面、附近土面以及茎杆基部的内部,发生灰黑色的鼠粪状菌核和白色的菌丝体。与此同时,病株上部茎叶逐渐发黄,最后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井冈霉素、多菌灵合剂喷雾;也可用50%利克菌1000倍稀释液喷雾或浇注。   

叶斑病:是一种细菌性叶部病害。5月初开始发生,可延续到秋末。病株叶片上病斑深褐色,直径1~8毫米,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严重时病斑密布、汇合,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

①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②剥除茎部发病的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源;

3,发病前后喷1:1:150波尔多液。   小地老虎:春季危害幼苗。可用90%敌百虫100克拌入炒香的茶籽饼5公斤作毒饵,撒入田间诱杀。   

银纹蛾:5~10月为害,尤以5~6月为害严重。该虫将丹参叶子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吃光,是丹参的主要虫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稀释倍液,或者25%二二三乳剂250倍稀释液,或25%杀虫脒水剂300~350倍稀释液喷雾。   

灯蛾:9月下旬发生,幼虫食害丹参叶片。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稀释液喷雾。   

五、留种   

丹参越年开花结实,栽植后的第二年,从5月底或6月种子开始陆续成熟。在花序上,开花和结籽的顺序是由下而上,下面的种子先成熟。种子要及时采收,否则会自然散落地面.采收时,如留种面积很小,可分期分批采收,即在田间先将花序下部几节果萼连同成熟种子一起捋下,而将上部未成熟的各节留到以后采收;如留面积较大,可在花序上有三分之二的果萼已经褪绿转黄而又未全干枯时,将整个花序剪下,再舍弃顶端幼嫩部分,留用中下部成熟种子。花序剪下后,需即行暴晒,打出种子,扬净。经晒三个晴天的种子,播种后发芽率较高,出苗较整齐。种子晒干后,装入布袋,挂在阴凉、干燥的室内保存。   

六、收获加工   

丹参在大田定植一年后即可收获。从年底茎叶经霜枯萎至翌年早春返青前,是最适宜的收获期。一般立冬至立春都可采收。而以冬至到小寒收获为好。过早收获,根不充实且水分多,折干率低;过迟,则重新萌芽、返青,消耗养分、质量差。   采收丹参时,宜选择晴天进行。该物根条入土较深,质脆,易折断,须小心挖掘。整个根部挖起后,放在地里露晒,待根部失去部分水分发软后,再抖去根上附着的泥土 ,运回加工。

九、丹参种子怎么种植?

华北地区于4月中旬播种,可选条播或穴播,穴播行距3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穴播种子5-10粒,条播沟深1厘米左右,覆土0.6-1厘米,亩播种量0.5公斤左右,如遇干旱气候,播前需先浇透水再播种,一般播后半月出苗,苗高6厘米时即可进行间苗定苗,每年3-4次中耕除草,第二、三年及时追肥。

十、丹参如何种植?

丹参的种植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一种方法:

1. 选地和整地。选择向阳,土层深厚和排水良好的土地。整地时要将土壤松软,清除杂草和石头等。

2. 施肥。在春季和秋季施入有机肥,夏季施入复合肥。

3. 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土壤。

4. 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除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5. 收获。一般在秋季进行收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